赖以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家族色彩
1913,百威啤酒的创始人Adolphus Busch逝世,其子Angust成为第二任总裁。在他职掌公司的二十年间,经受了一系列重大考验,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是二十年代的全国禁酒令,最后是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这是百威啤酒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公司曾被迫中断啤酒生产。为了摆脱困境,Angust推出了一系列无醇饮品(包括无醇百威啤酒),开始制造卡车车厢和冷藏库,生产麦芽汁、冰淇淋以及发面酵母等产品,最终使公司成功地渡过了难关。1933年禁酒令废除,公司立即恢复了啤酒生产。
1934年,Adolphus Busch III在其父逝世后接任总裁,在他的领导下,百威啤酒1938年以创纪录的200万桶产量,打破了保持21年之久的160万桶的纪录。次年,瓶装、罐装啤酒的产销量首次超过桶装啤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威啤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相继新建了12家啤酒厂并成功推出了包括“Busch啤酒”在内的诸多新品牌。
1946年,Adolphus Busch III去世,他的弟弟August A. Busch jr.继任总裁。此时,美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复兴时期。为适应公司的大发展,August A. Busch jr.放弃了一切副业,着力建设新的啤酒厂,发展新的啤酒品牌。1951年,年产125万桶的纽阿克啤酒厂投资,当年公司啤酒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00万桶。1955年,雪山啤酒问世。August A. Busch jr.在其任职期间还新增了八家啤酒厂,并成立了金属容器公司,以保证易拉罐的供应。
1974年,百威啤酒产量达到3,000万桶。1980年,百威啤酒股票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紧接着加拿大著名的拉巴特(Labatt)啤酒公司开始制造和贩售百威啤酒。
1981年,旨在全球生产、推广和贩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国际公司成立,从而使百威啤酒迅速成速成为国际啤酒品牌,同时又相继在国内新建了四家啤酒厂。1997年,全球百威啤酒产量首次超过1亿桶;1998年,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 Cos, Inc.)公司啤酒产量达到1,303万千升。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个国家设有分厂。
2016年1月,百威与NFL中国共同宣布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至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