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一道历史名菜叫做“猴戴帽”。它选用精瘦猪肉为主,和多种辅料烹制而成。装盘后有荤有素,滑嫩鲜香咸淡适宜,极具陕西关中一带地方风味,佐酒最佳,在夏季食用更好。
传说清代陕西大荔县人阎丹初经过许多年仕途坎坷,后来竟在京城当上了大官。
可是这位当朝权贵并不忘本,而是时时挂念家乡父老,非常同情百姓的疾苦。有一年,阎大人奉命回乡省亲期间,也顺便体察一下民情。当他亲眼看到解东府朝邑方圆数百里灾情相当严重,饥民大量逃往外乡而当地官员却赈灾不力时,心中非常不安。回京之后,阎丹初如实启奏皇上,请求立即采取赈灾的有力措施,赶快拨粮解救关中百万饥民于水火之中。皇上对他十分信任,当即准奏,并且特派他再次去关中放粮。阎丹初接到圣谕。马不停蹄地星夜赶赴灾区。他很快就筹建了规模可观的朝邑“丰图粮仓”,还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救急措施,大大缓解了当地居民长年遭受灾荒而陷入的困境。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得救了,深受感动的灾民们怎么也不能忘记阎大人的恩德,一致推举地方父老的代表和乡贤,专门设宴答谢阎大人,席中有一道关中名菜就是“猴戴帽”。阎大人品尝之后,很感兴趣,还不住的夸赞。当他动问美馔有何名称时,聪明的掌勺师傅嫌菜名确实俗气不雅,灵机一动便当场改称“升官图”。
这一下,竟将原来长期流传民间的戏谑之辞变换成了令人乐于接受的歌功颂德词了,阎大人听后非常高兴。
从那时起,每当地方官员人事更迭之时,地方父老及乡贤总是要特设“升官图”。
大宴,期望父母官能真正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这个菜后来传遍了八百里秦川的城乡。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不过,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决定了政治腐败的本质,贪官污吏比比皆是,真正的清官寥寥无几。许多腐败的官员喜欢搜刮民脂民膏,对“升官图”之类的美馔佳肴,从来不肯放过品尝。当地老百姓出于对贪官污吏的切齿痛恨,难免讽刺咒骂,溢于言表。于是,后来又将“升官图”还以原名“猴戴帽”,以喻其如同衣冠禽兽,专门鱼肉欺压百姓,也算是或多或少地发泄一些心头之恨吧。
本网站旨在传播弘扬世界美食文化,文章部份原创外其他故事源于网络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及内容不符,请及时拔打0754-88485995与我们联系更改或删除! |
中国茶从大类上分,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七大类,至于细分的品种更是不胜枚举,外观、加工手法、口感也是各不相同。 绿茶:常见的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庐山云雾、信阳毛尖、顾渚紫笋、径山茶。 红茶:常见的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宜红。 乌龙茶:常见的有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武夷肉...
在我国古代,唐诗是一种起源文化的另类代表,在唐诗的鼎盛时期过后便是宋朝的到来,于是便出现了宋词,当然宋词的出现是在唐诗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宋词却又发展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并且在宋词中会出现笋的身影,尤其是在南宋诗歌中会经常性出现,可以说是宋代诗词诗歌的一种创新变革,同时也反映出宋代诗人跟唐代诗人创作心理变化的不同以及心态的变化。 ...